煤泥烘干機是對物料進行烘干的熱交換設備。該產品為接觸傳熱,刮板鏈條傳動,使用的傳熱介質為蒸汽(或導熱油) 。下面我們介紹煤泥烘干機在煤泥烘干工藝中的改造。
改造前結構與工作原理
煤泥烘干機由機架、進料斗、加熱部件、傳動部件等組成。結構見圖 。
在加熱鋼板下側焊接角鋼做蒸汽腔室,并通入蒸汽來加熱鋼板,蒸汽放熱后通過自動疏水器進行疏水(也可進行回收) 。
物料由進料斗進入到加熱鋼板(1) 上,隨著鏈條刮板的運動,依次經過6個加熱片,物料被加熱烘干,經出料口進入下一道加工工序。
煤泥烘干機改造方案
由于濕煤泥的特中含有較多的雜質如石塊等,不能直接使用平煤泥烘干機來進行烘干。為了適應煤泥烘干,對平板烘干機進行了以下的改造計劃:
1、防止進料堵塞的改造:在進料口配置雙軸攪拌機并安裝螺旋葉片,葉片間距設計為100mm ,控制煤泥通道間隙,防止大塊石料堵塞入料口。并保持物料定向流動。采用雙軸攪拌機并伴有變頻調速的功能,目的有兩個:一是控制給料速度;二是保護機械正常的運轉情況,防止煤泥中石塊卡住或損壞設備的狀況發生。
2、動力裝置增加變頻調速功能,該設備主要是根據出料水分的大小控制鏈條轉速,調整煤泥在烘干機內的烘干時間,并設置完善的電氣及機械保護裝置,確保設備正常運行。
3、在烘干機的第二層與第三層之間增設雙軸攪拌機并采用較高的轉速,以加快煤泥的烘干速度。
4、采取強迫通風工作方式排出烘干機中的濕空氣,并在排汽總管上安裝 800 除塵器一臺,以除去廢氣中所含粉塵。
5、配置皮帶輸送機(因出料溫度較高,使用阻燃皮帶) 及時及時輸出已烘干的煤泥。
經改造后的煤泥烘干機,在煤泥烘干工藝中得到了更好的使用價值,效率、效果、環保等能力均有更大的提升,此次改造非常成功,更多設備咨詢,可在線咨詢紅星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