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科學技術的發(fā)展,黃金的用途越來越廣,消耗量也越來越大,易處理金礦石日益減少,品位低、細粒浸染、雜質含量高和難選冶的金礦石已成為我國黃金生產的主要原料。為了進一步提高選廠處理量,為企業(yè)創(chuàng)造更大的經濟效益,對金礦選礦工藝進行優(yōu)化分析。
一、原礦性質
金礦礦石性質是含金多金屬硫化礦。礦物主要為鉛鋅礦物、黃鐵礦等,礦石構造以脈狀構造為主,稀疏浸染狀、致密浸染狀次之,礦石主要為自形、半自形、它形粒狀結構、乳濁結構等,還伴生有銀、銅、鉛、鋅等金屬。原礦多元素分析見下表。
二、選礦工藝改造及應用實踐
1、選礦工藝改造優(yōu)化
針對原選礦工藝的弊端和在選礦過程中出現(xiàn)的一系列問題, 結合現(xiàn)場實際對原選礦工藝進行改造和優(yōu)化,認為:將碎礦原“二段一閉路”改為“三段一閉路加洗礦”工藝,以減小碎礦產品粒度和提高選礦處理能力;將原球磨機磨礦濃度(礦漿中所含固體物料的質量分數(shù))提高10%左右,即設定磨礦濃度為79%左右,同時適當提高球磨機中小粒徑鋼珠的比例;將螺旋分級機的溢流濃度(輕物料的質量分數(shù))提高至35%,-0.074mm的粒級產品占65%以上,同時通過適當降低分級機溢流堰來降低球磨機運行負荷;適當優(yōu)化浮選工藝,采用浮選機增加一次尾礦掃選,改為“一粗、三掃、二精”,以提高金總回收率,改造后的選礦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;脫水工藝不變,進一步降低精礦水分;優(yōu)化藥劑制度,降低原藥劑使用量,確定藥劑制度為丁基黃藥0.12kg/t、丁基銨黑藥0.06kg/t、松油醇0.02kg/t;同時添加石灰,確定石灰用量為0.5kg/t,石灰添加地點確定為球磨機中,可以起到降低氰化物消耗量和提高堿處理能力。
2、改造后的工藝應用實踐
對原有選礦工藝進行改造后,各項指標都得到了優(yōu)化,選礦處理量提高至10萬t/年,為原處理量的3倍以上;精礦金品位(金的質量分數(shù))提高至81.52g/t,相比于原工藝提高了4.26g/t;尾礦金品位(金的質量分數(shù))為0.31g/t,相比于原工藝降低了0.15g/t;金回收率提高至86.13%,相比于原工藝提高了6.07%;適當增加了石灰用量,但丁基黃藥、丁基銨黑藥、松醇油等藥劑消耗都有所降低。
我公司作為大型的金礦選礦設備生產廠家,在選金方面積累多年的經驗,針對不同選金難題能夠根據客戶需求及實際情況合理制定選礦工藝,歡迎前來咨詢了解,咨詢電話0371-6777262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