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泥石是我國陸相碎屑砂巖儲層的重要組成礦物之一,作為礦床圍巖蝕變中一種常見的蝕變礦物,與一些礦床的形成,如金礦、鈾礦、錫礦、鉛鋅銀等多金屬礦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。其對儲層原生和次生孔隙的保存、孔隙結構的改善等方面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。
一、綠泥石成分特點及類型
1、綠泥石成分特點
通過對樣品進行仔細的鏡下觀察得出:石英、鉀長石、斜長石為主要礦物,綠泥石、絹云母為次要礦物以及粘土礦物、方解石及不透明礦物等副礦物構成了混合花崗巖鈾礦石。因為巖體早期蝕變,石英被大量方解石交代,基本消失;長石約40%,顆粒一般較小或破碎,部分已絹云母化、綠泥石化;綠泥石大多呈淡綠色集合體存在于礦石中,約占15%;還含有2%的黃鐵礦;染狀的鈾礦物多分布在綠泥石及絹云母等礦物中,約占7%。
2、綠泥石的類型
依據(jù)綠泥石成因或與共生礦物的關系,綠泥石可劃分為黑云母蝕變型、長石蝕變型、瀝青鈾礦共生型和副礦物共生型等4種類型。其中,黑云母蝕變型綠泥石在巖石中分布最為廣泛,為黑云母礦物蝕變而成,綠泥石部分或全部交代了黑云母,但保留了黑云母假像,形態(tài)以蠕蟲狀集合體為主,少數(shù)為葉狀,常常與黃鐵礦、鈾釷石共生。長石蝕變型綠泥石是由長石蝕變形成,一般顆粒細小,多破碎,與長石緊密共生。瀝青鈾礦共生型綠泥石則多與方解石、赤鐵礦等共生。副礦物共生型副礦物共生型。
二、綠泥石弱磁粗選磁場強度試驗
取磨礦細度為-0.074mm、89.92%的礦樣若干份,在不同磁場強度下,用磁選機進行磁選,粗選試驗流程和試驗結果見圖1、圖2。
由圖2可知,當磁場強度為95.52kA/m時,精礦鐵品位和鐵回收率分別為29.94%、55.61%,尾礦鐵品位不足7.0%,可直接拋尾。綜合品位與回收率考慮,確定弱磁粗選上佳磁場強度為95.52kA/m。
我公司作為專業(yè)生產(chǎn)選礦設備的制造廠家,打造的選礦設備能夠滿足機制砂生產(chǎn)粒度要求,結構設計是否合理,正確的設計原理和結構的合理設計可以顯著提高選礦指標,能夠提供高能優(yōu)越的礦選設備,并為客戶定制設計選礦工藝,保證選別效率,歡迎前來選購設備。免費咨詢電話:0371-67772626。